如何照顧蛋類過敏的寶寶

作者 | Nutricia營養專家

有一位媽媽分享:我和先生可謂「無蛋不歡」,家中寶貝女兒則「吃零雞蛋」,因為她對蛋類過敏,要戒吃蛋,而為了女兒,現在我們亦盡量少吃。不過,日常飲食到處暗藏蛋類成分,有時真的防不勝防,令我們夫婦非常頭痛,真希望有方法醫!

有治療方法嗎?

目前並沒有治療蛋類過敏的方法,所以對蛋類敏感的人士只好不吃蛋類及其製品。不過,有研究顯示50%對蛋類敏感的兒童其過敏反應會在6歲前消失,所以爸媽可利用定期寶寶健兒門診時向醫生諮詢。此外,由於寶寶要戒吃蛋,所以需從其他途徑彌補當中營養,尤其是蛋白質,爸媽可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意見,讓寶寶維持均衡健康的飲食。

哪具體而言,要戒吃什麼?

簡而言之,任何含蛋類成分的食物都必須戒吃。以下是一些具體例子:

食物類型 不建議進食
蛋和蛋製品 蛋(雞、鴨、火雞、鵝、鵪鶉)、鹹蛋、皮蛋、茶葉蛋、蛋白、蛋黃、蛋粉、白蛋白、卵白素、球蛋白、卵黄球蛋白、溶菌酶、卵清蛋白、卵球蛋白
奶和奶製品 任何以蛋製成的奶/乳製品
肉類和海鮮食品 任何含蛋成分的肉類和海鮮食品,例如:炸魚片、炸魷魚、天婦羅、肉丸、肉餅
穀物 任何以蛋作材料或淋上蛋漿的麵包、土司及其他烘焙食品(如蛋卷、布朗尼、蛋糕、鬆餅、餅乾、甜甜圈)、麥片、薄脆餅乾、雞蛋麵、義大利麵、椒鹽脆餅、炒飯、麵包卷、以及其他添加了蛋或蛋成分的穀物食品
蔬菜 以蛋或蛋配料烹煮的蔬菜(如天婦羅、洋蔥圈)
其他 荷蘭醬、蛋黃醬、塔塔醬、卡士達、水果霜、布甸、蛋白霜、牛軋糖、棉花糖、雪糕、蛋奶酥、麥芽飲料、人造香料、天然調味料

可吃高度加熱的蛋類食品嗎?

有研究指經常食用高度加熱的蛋類食品,例如蛋糕,有助緩解蛋類過敏。不過,關於這觀點,科學界還未有定論。因此,如想給寶寶嘗試這類食品,爸媽應先諮詢專家意見。

如何解讀食品標籤的奧妙?

有報告指出,最常導致人類過敏的食物有8種,其中之一是蛋類。因此,產品含蛋類成分的話,製造商必須在其包裝上列明。同時,爸媽亦要對寫有「可能含有蛋類」、「可能含有微量蛋類」或「生產此食品的廠房亦同時處理蛋類製品」的標籤格外小心。另外,製造商可能隨時更換成分或製法,所以每次購買前都閱讀包裝標示,不要鬆懈!

非食品類產品有機會含蛋成分嗎?

肥皂、洗髮乳、防曬霜、藥物、疫苗,以至美術用品均可能含有蛋成分,所以爸媽亦需細閱其標示。

準備「零蛋」食物有何竅門?

為寶寶煮食時,爸媽要掌握以下竅門:

  • 烹調前,先洗手和清潔煮食器具。
  • 如需為其他家庭成員做含蛋類成分的食物,爸媽應先準備不含蛋類成分的食物,以防食物之間的交叉接觸。
  • 想一嚐蛋滋味,可選擇以植物製造的「人造雞蛋」。
  • 雞蛋在烘培糕點的過程有著不同功用,只要知道其作用,我們便可試尋替代品。以下是一些例子:
    1. 1茶匙發酵粉、1湯匙水和1湯匙醋
    2. 1茶匙酵母溶解在1/4杯溫水中
    3. 1½湯匙水、1½湯匙油和1茶匙發酵粉
    4. 1包無香味食用凝膠、2湯匙溫水(在使用前混合)

在外用餐,要注意什麼?

與寶寶到外吃飯前,爸媽應先查看餐廳能否提供不含蛋類成分的菜式,同時,應盡量降低食物交叉接觸的風險,這類風險容易出現於沙拉吧和自助餐,爸媽需特別注意。此外,應避免吃成分複雜的菜餚。

外遊時,如何確保吃得安心?

旅行要玩得安心,爸媽記得為寶寶攜帶充足藥物及一張當地語言的「食物過敏卡」,同時記下旅遊當地的緊急醫療救援電話、就近醫院地址及其聯繫方式。

旅途飲食方面,若寶寶不能吃飛機餐,爸媽可自備食物。為了安全起見,爸媽選擇旅行途中自行煮食的話,便要確保住宿地點設有冰箱和廚房。

照顧蛋類過敏寶寶縱然辛苦,但只要把握大原則,寶寶仍可保持健康並享嘗試多種美食!